通訊員 張永勝 翁開遠
春回大地,就業“春潮”迅速涌動在秦巴漢水之間。一場場就業招聘活動接連舉辦,讓待業群眾找到心儀工作;一趟趟免費專列迎著春風啟程,溫暖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心;一家家新社區工廠迅速復工,讓群眾能夠在“家門口”就業……
為推動2022年一季度穩就業工作實現穩扎穩打、穩步開局,安康市繼續強化“就業優先”導向,采取一系列惠民惠企政策,實現了穩崗穩企穩民心,繪就了一幅秦巴山區樂業安居新畫卷。
產業招工穩就業,“春風行動”暖人心
人勤春來早,就業正當時。為抓好春節期間返鄉農民工就業和企業招聘工作,市委辦、市政府辦在元旦前夕就發出《關于做好 2022年春季產業大招工工作的通知》,為全市產業招工做出周密安排部署。
為動員和引導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全市通過采取“臺賬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方式,建立本地企業用工崗位信息庫和勞動力務工意向臺賬, 為本地企業、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和新社區工廠等市場主體提供精準服務,確保供需對接服務精準高效。同時,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惠企紓困政策,提振了本地企業穩崗留崗的信心。
2月12日,由市人社局、市工信局等九部門聯合舉辦的以“春風送溫暖 就業送真情”為主題的春風行動暨蘇陜協作招聘活動在高新區安康萬達廣場如期舉行。雖然春寒料峭,但招聘活動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
為幫助全市因災因疫影響的務工人員、農村勞動力、脫貧人口、低收入人口、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求職牽線搭橋,緩解企業用工燃眉之急,全市各縣區陸續開展巡回招聘。除線下招聘會之外,各地結合疫情防控需要,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通過“抖音、秦云就業”等媒介開展線上云端招聘,通過直播帶崗的新潮方式,讓群眾就業觸網可及。
截至3月10日,全市共征集1033家本地企業就業崗位需求約4.4萬余個,組織各類招聘活動411場次,幫助391家重點企業招工2947人。
就業服務不斷線,“愛心專車”助返崗
正月初九,春節剛收假,漢濱赴武進返崗復工“點對點”輸送歡送儀式在安康高客站廣場舉行,45名漢濱籍務工人員帶上防疫愛心禮包,安心地坐上了返崗專車。同日的紫陽火車站候車大廳,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對進站的返崗務工人員進行檢查,他們將乘坐返崗專列前往上海上班……
為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確保返鄉務工人員健康有序返程返崗,全市人社部門針對外出務工人員返崗的迫切需求,組織全市各地開通愛心返崗專車、專列,為本地在外就業人員提供“點對點”,一站式出行服務。通過提前摸排務工信息,加強和用工企業溝通對接,實現“家門到車門,車門到廠門”的“點對點”服務。截至3月10日,各地組織專車專列56場次,按需組織農民工返崗2271人。
3月11日,安康市人社局微信公眾號推送“時時送崗 天天招聘”信息,這已經是第279輯,在這里務工人員可以獲取最新的招聘崗位信息,打開秦云就業小程序,也能為求職者提供省內外多元化的崗位選擇。
為確保一季度穩崗就業工作實現開門紅,全市按照“春節期間不打烊,就業服務不斷線”的思路,除了組織各地安排返崗專車等精準化服務外,各地人社部門通過及時發布企業用工信息、提供用工指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開展政策咨詢、勞動關系協調等,全力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質量,做到以就業大服務助推全市經濟大發展。
社區工廠開工忙,群眾樂業助增收
新社區工廠作為安康脫貧攻堅的一張響亮名片,在鞏固銜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仍然舉足輕重,是幫助搬遷人口、脫貧人口就近就業、穩定增收的有效載體。新春之際,位于秦巴山區的千余家新社區工廠紛紛復工生產,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為全年穩就業工作贏得了開門紅。
正月初七,位于漢濱區五里工業集中區的安康新樂祥紡織工貿有限公司就已復工復產,為搶抓訂單進度,鼓勵大家如期到崗,總經理顧芝紅給按時復崗的員工發了“復工紅包”。這是全市新社區工廠復工復產忙,迎接新春開門紅的一個縮影。為保障全市新社區工廠能夠早日復工,全市各部門在春節前專門安排工作人員深入企業,了解群眾用工需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為企業按期開工打下了基礎。
2月27日,市委、市政府組織召開“歸雁經濟”暨新社區工廠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對全市綜合排名前30名的毛絨玩具企業、12名返鄉創業優秀企業家、12名返鄉就業標兵等進行表彰獎勵,吹響了全市大力發展新社區工廠的“集結號”。據了解,2021年全市新社區工廠突破千家,達到1023家。截至目前,全市1027家(2022年新增加4家)新社區工廠已全部復工,各地通過“春季產業大招工”“就業援助月”等活動,吸納就業人數30697人,其中脫貧人口8231人。
今年2月份,新華社以“漢濱:新社區工廠為幸福生活持續發力”“秦巴山區千萬家‘社區工廠’助力易地搬遷群眾就業”“千余座社區工廠‘奏響’秦巴山鄉村振興強音”為題,接連專題報道安康新社區工廠經驗做法,受到各界廣泛關注。近年來,安康搶抓中東部產業轉移機遇,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探索發展,當地的新社區工廠不僅成為了吸納當地群眾就業的重要抓手,也因其產業集聚效應成為了發展“歸雁經濟”的新途徑。
春風浩蕩滿目新,就業創業向未來。“面對群眾美好生活新期盼,我們將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千方百計強化就業民生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促就業擴容提質,健全穩就業精準幫扶機制,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著力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質量,以更加充分、高質量就業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撐高品質生活。”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市創業就業服務中心主任謝光運這樣說。